Hand-made cards

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WAO 碟評 (一)


「發揮本土敬拜本色‧凝聚香港音樂勢力」

今次製作的是「全心製作」的作品。WAO,即 ‘We Are One’  的理念是「百多位音樂冒險家投入從實踐中探索合一的深意之旅…認知『教會合一,音樂人首先做到』」;而目的在於「不單是製作水平上的突破,而是已聚焦香港福音音樂力量為目標的突破」,是「認信的主題曲」。「合一」這課題,是需要更多的討論及商討,暫不在此詳述。但以9個月時間去協作不同單位,絕對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。這以值得大家去支持這張CD了。再說,其召命則「是神、教會和機構合成以音樂多証神……重新看重以香港文化出發的福音音樂陣營。」
看畢以上的背景,小弟有幾個問題:

問題一:究竟什麼是「福音音樂力量/ 陣營」?是說‘Gospel music’Gospel music 的來源,可以由gospel hymnody 開始慢慢說起。由於它的內容應是福音為主。不過,「福音」是什麼?是誰的福音?是一個怎樣的福音?小弟真的弄不清。小弟只能猜測是在說耶穌與救恩吧。

問題二:這便出現了個主題──敬拜以福音內容為主?這沒有錯的,但會帶來一個錯覺就是敬拜就是福音。敬拜不是以耶穌為主、或三一神為主,但敬拜的內容也可以是很廣闊的 (下文再談論)。另外,什麼是本土敬拜本色?是某一個群體的的本色還是某一類敬拜模式?其實弄不清,是很難凝聚。不過,全心厲害,能夠凝聚起來。

問題三:敬拜歌曲應如何界定?評估?誰有話語權?敬拜的內容包含什麼?能否如全心所述,以香港文化出發?是否認清什麼是香港文化?(這可看一點點趙崇明博士的書籍)

究竟怎樣去看待這些現代詩歌?一是用傳統/古典聖詩學 (hymnology) 去評論?即以嚴謹的旋律、結構為本,再以更嚴謹的態度 (神學上、牧養上) 去看待歌詞內容。傳統上,教會音樂都以歌詞內容為重,音樂為副。但在多了討論音樂的神學意味或靈性,音樂的地位則以另一套方式去看待,真的是 paradigm shift。說回來,如果以「真、善、美」為標準,「真」即為技巧、內容是否正確、「善」為功能及目的、「美」則為優良、較高的層次、修養等。當然,這些標準在理論層面也可應用在現代詩歌上。二是以流行音樂的方式去評論?更新 (renew) 一些評估的方式?若以教會音的去看待,又很像闊了一點。但既然WAO 以敬拜為主題,就以敬拜音樂為基本理解。

小弟對這CD的評論主要以音樂、歌詞內容、兩者的配合 (?!)、演唱水平為準則。其他的如編曲、和音等只能輕輕帶過。這是小弟的局限。音樂的評論包括旋律的流暢、驚喜/意想不到之處、音域、節奏的深淺、適合會聚唱還是只適宜小組「演唱」;而歌詞則以是否神學正確、或屬於那一套神學、內容是──多、闊、沒有無點還是深入集中、內容的功能;而曲與詞的配合 (不是「啱唔啱音」,對我來說,它不是別人眼中的刺),如重點字/詞的處理。

1.       ‘We Are One’ (曲:金培達;詞:翁慧韻、鍾一匡、梁沃厚;編:Jim Ling;監:鍾氏兄弟、葉富生、Jim Ling)
此曲為全碟的主題曲。先說副歌 (chorus)。因這歌的編排是chorus 1àverse 1,2  à chorus 1,2Chorus 的確很突出,一開始以2次「we are one」帶出重點;最後亦以「we are one」作呼應。旋律、節奏都很易入腦。只是後段的比較複雜,會眾可能要花多點時間才學懂。Chorus 12有少許分別,但都不難掌握。在音樂上,高潮的感覺應在「扣緊千顆心,心中充滿感恩」,不過接續的卻有點懸置,直到「祢為我犧牲」,音高從高到低再到高,拖得有點長,力量散開了。到chorus 2,即使是到達最高音的「we are one」,效果也接近。
歌詞內容:
Chorus 1──「敬拜你國度權能」、「神本是愛……心中充滿感恩」、「降服你愛裏見證你為我犧牲」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詞彙。
「驚震」還有沒有其他代替的詞語?其實當一個驚震時,其心理狀態是如何?不是輕易唱出來的。還是一開始就把「震驚」弄轉的惡果?
Chorus 2── 「齊合奏我要各樣才能(又「齊」又「我」?)、「全民頌讚」、「離開己意,遵守祢旨意,全地要看見祢聖潔榮耀國度」。
看一看這2段副歌有多少組概念 (小弟已加粗體)?這當然豐富,但是各個概念都沒有空間再表達,是浪費一點、亦混亂了一點。這種大包圍式描寫的問題,常見於本土現代詩歌裏。

正歌。金培達很懂得如何創作主題曲的旋律,即如何部署,推進、發展。只2節的正歌,verse 1就到verse 2,不用B段就直接到chorus,簡單直接快捷。不用為創作而創作。
歌詞內容:
Verse 1── 主要集中於因為「恩典」及「救恩」,「每個人」應「立志」「悔改」。
Verse 2── 直接從verse 1的內容跳到這節,亦從立志相信到主「結伴同行」、「赦免大能消解紛爭」(如何?)、「眷顧互勉關心」。這都是一個合理的信仰歷程,內容思想發展也合理。
音樂歌詞的配合:正歌的氣氛與歌詞都配合,而從正歌連繫到副歌的一句「願加添信心」,非常配合音樂的處理 (三連音及高音)。副歌中「齊高舉祢」亦配合了音樂的從低到高,特別是「高」字配上一個高音,有畫龍點晴之效。雖然上文質疑「()驚震」的用法,但音樂上用上了之前比較少用的節奏 (短─長─短),突出了「驚」這個字。
歌手們演釋合適,聲音「和」,音也準(一些其他錄唱詩歌的歌手們會唱得不夠準);編曲及和弦的運用也偶有神來之筆。給人一個「合一」的感覺。

總結:這雖有普世的想法,但仍主要圍繞個人的認信、信仰經歷;而讚美的內容都是根據這個向度。總括而言,這是一首「易入屋」及比較「大路」的歌曲,旋律吸引、節奏也不算太難;曲詞的配合也有精景之處。合眾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去學懂。所以這曲算是一首不錯的歌。

2.       〈請差遣我〉
此曲基本上已是「神曲」之一。經多次的重新灌錄,可見其超然的地位。小弟不在此詳細討論此曲的曲、詞了(不是沒有挑剔)

首先,此曲由一眾基督教音樂的前輩、celebrity分句來唱,就像唱〈始終有你〉(SAR成立10週年紀念主題曲)或更早的〈群星地球大合唱〉。從CD聽,只能隱約猜想是哪位唱那段。有些歌手的獨特唱腔給減弱了,雖然整體來說是「和」一點,卻失去了「和而不同」中「不同」的光彩。

編曲上亦見豐富,特別是backing vocal 的力量,襯托得非常出色。
最後此曲配上了英文歌詞。內容是沒有問題。問題是把英文放進短促,以4個音為主的節奏 (試想想貝5《命運交響樂》的開首「擔返張櫈」改為英文唱),會把英文變成中文的讀法,失去了英文句法的節奏,效果不太理想。

總結:對於耳熟能詳的歌曲來說,這編曲及效果是豐富、有感染力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待續‧‧‧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