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nd-made cards

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

怎樣的信息?


  其實,小弟並不是留心、專心聽證道的信徒,特別是那些在聽了頭幾分鐘已大概知道及掌握信息的內容與重點(簡單來說,即是非常淺白那些)、又或者是那些聽了幾分鐘(有時是10多分鐘) 也不知道要說什麼的,很難不讓人在聽道那段時間長時間「默想」。
 
  輕輕的與聖經研究、釋經擦邊,算是皮毛的知道詮釋方式有很多。不同講員都有不同的取向,而小弟因在福音派的教會崇拜,聽到的,自然是「福音派」的方式吧。不過,也因人而異。
  
  但是,說到教導,先不說深入與否,一些聖經知識潛移默化,漸漸就被視為「真理」或「事實」。可惜的是,聖經研究的發展既強化了不少以往的資料/ 知識,亦改變了不少固有的東西。小弟認為,即使有固定的教會神學立場或習慣,都應該聆聽一下不同的資料,反思故有之立場是否最好。
 
  以下是一些小弟到今時今日在證道時仍聽到的資料:
  1. 馬拉基書是舊約最後寫成的一卷書
  2. 新約與舊約相距四百年,而兩約之間上主沒有任何啟示
  3. 摩西是五經的作者
  4. 三個博士和牧羊人一起去見嬰孩耶穌
  5. (整本)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
  6. 和合本是最好的中文譯本

 
  以下是一些對於聖經或有關聖經的看法,不是完全來自傳道人,而有部份是從信徒中聽回來的:
  • 祈禱─祈求就必得著、叩門就會開門──凡事交託給上主,祂就會供應
  • 聖經是一本「對與錯」的指引
  • 聖經沒有提的就不說、不推測;聖經說出的,就不用推測,因為它明明的寫了出來
  • 羅馬書的寫作目的是教義的整合

  
  小弟不是說以上的資料完全沒有爭議,只是應該交待有什麼爭議、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修正等等。以下是一些補充的資料,讓有興趣繼續發掘、探討的朋友一點 idea

1. 馬拉基書是舊約最後寫成的一卷書:
            馬拉基書記錄了先知對被擄回歸的猶太人的信息。而12小先知書基本上是按時秩編排的,而馬拉基書的背景是12先知裏描述到最後的情況 (公元前5世紀) 。但是,它是否最後寫成,就要參考第2點。

2.   新約與舊約相距四百年,而兩約之間上主沒有任何啟示:
            這帶出幾個問題,如:沒有記錄是否就是沒有啟示?是否所有舊約經卷都在公元前400年完成?的確,有些經卷的成書時期仍有爭議,如但以理書。有些學者認為它是於公元前1-2世紀寫成  (特別是天啟部份)。因此,啟示是否停止並不能斷言。此外,上主的啟示是否
只以文字出現?
  說開時間,聖經的次序並不是根據成書時間來編排。如馬太福音比馬可福音較遲完成、而保羅的羅馬書是他最後的著作,卻被編排在他的眾書信之首、而創世記也未必是最早成書的經卷 (敍述最早的事,未必是最早完成的經卷,參第3)。所以,單純的按編排次序來定先後是不正確的。

3.   摩西是五經的作者:
            究竟一個古人能否寫下那麼多的資料?甚至是自己死後的事?當然可以是他的助手替他完成。但問題是五經的內容有很多矛盾、風格不一的地方。先不說底本學說,但一個人能否寫下村上春樹、龍應台、梁文道、蕭若元等不同風格的文章?雖然今天仍會說五經是「摩西」寫成,但它的意思已是另有所指。這帶出另一個問題,創世紀仍是聖經的第一卷著作?

4.   三個博士和牧羊人一起去見嬰孩耶穌:
            這裏有兩個問題。第一是有多少個博士。當然,多少個都不是重點。而他們其實不是同牧羊人一同出現的。牧羊人是在路2:8-18中記載,他們在馬槽裏看見耶穌;而博士則在太2:1-12中記錄,他們是在房子裏看見耶穌。因此,牧羊人和博士是不能一起去見耶穌的。

     5.    (整本)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: 
       提後
3:16出現的這句,首先是指舊約,因為新約還未完全寫成。其次是「默示」(θεόπνευστος) 的希臘文意思並不清楚,因這是新創的字,亦只在聖經中出現一次,故只能讓翻譯者、學者自行判斷。

     6.    和合本是最好的中文譯本:
            和合本的確是歷史愁久。從1919年,基本上是沒有修改。而當時的譯文並不準確。但一直以來,傳教士或教會基本上只採用這版本,於是,就給它「唯一」的印象;而這印象更深深的印在歷代信徒腦海中。再加上啟22:20的「不能刪去」的命令,更加強了和合本的法定地位。當和合本要修改版時,很多信徒群起攻之。其他的現代中文譯本、新譯文、甚至是馮象版都感覺像次一等。其實,和合本是參照了不同的來源來翻譯,如英文,而英文版都不停的在修改,所以,修改的不能忽視的。所以,看聖經時如果能參考不同的版本,就會對經文有更多、更清楚的了解。
  
  簡單的說了幾點,就是讓朋友們能更有機基去了解聖經。上文提出另外四點的問題,於本文中暫不回答,希望有下集吧。如果這短短的文章能讓作為起步點,更去發掘聖經當中的意義、神學思想等,小弟將會非常高興,亦不枉花了學費上堂。

P.S.: 1. 如有錯漏,歡迎指正。
        2. 小弟感激,敝文獲高人指點,之後會再嚴謹地構思。

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

意氣論戲 ── 香港真的是《騙地謊言》!

  《騙地謊言》是一齣講述大財團如何耍手段以獲取理想的結果的電影。
  
  此齣由麥廸文與法蘭麥杜 (Fargo女主角!)主演的電影,講述一大型天然氣公司,為了取得土地的開採權,派出「推銷員」向因經濟衰退的小鎮推銷 (埋手)。過程當然有不同的阻力,應付方法不外乎威迫利誘,如先壓價,再將紅利給地主 (對小鎮居民來說已很吸引)、只提利益,不提禍害、向阻撓人士動之以情、理及錢 (行賄) 等。
  
  其實整齣電影並非出色之作,講故事之能力一般,故事發展、推進亦不夠緊湊,只有一個場口是「意想不到」的。其實這個「意想不到」(如害怕洩露劇情,請不要看 footnote)[1] 的場口未出現之前已有很多伏線 (破綻);另外,此電影描述財團的手段或推銷理據其實並沒有太強的說服力。故事是大團員結局的:主角改變心意 (有良心)、又得到美人歸、小鎮亦免被收購。而音樂上,用了很多 country,就是要帶出地方舊、細、甚至落後的感覺。
  
  故事中,有幾點筆者覺得值得探討:

  1.  沒有經濟發展,小鎮  (地區) 就沒法發展,下一代的學習機會也被剝削。前途的論述就是升上好中學、好大學、好工作。 
  2. 大財團表達理據 (數據分折、調查報告) 的方式。
  3. 手段之多、之卑鄙,可以是「意想不到」的。

其實,今天香港市民是應該很清楚電影中大財團的不盡不實,實在是感同身受。幾個大集團及有關的利益團體,甚至是香港政府的所作所為,比電影更好看。硬拆碼頭、發展無視民間方案、強硬搬人家的村、甚至火燒土地…數之不盡,肯定還陸續有來,發展都的好睇過戲。而這些事件的共同主題都是發展。
  
  當發展配合「中環價值」,即如電影中男主角Steve 向家長解釋「好」的教育之重要。家長一定是心繫子女的成長,於是,不少財團、機構都利用這照顧 (如電影內常提的 caring) 來進行各自的計劃。當然,香港人已對超資本主義、超重商業味的現象麻木,甚至樂於坐享其成。連許多教會也犯下同一錯誤。

發展與價值這兩個議題非常巨大,涉及的人、事、及概念 (土地運用、土地權、抗爭、保育等等) 都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。只能輕輕的帶出問題罷了。不過,筆者還是想說多一點點。

說說報告分析與提出理據的現象。先說香港政府。香港政府不是不做報告,而是做了一些「騎呢」的報告,如說香港有多少空地、邊境融合的理據、不同地區如果不發展的金錢損失和落後其他地區等等。可惜,民間的報告,會被說成不夠專業;環保組織的報告,又會被說成跨大事實甚至是拖垮發展;結果就好似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。但實情是,模糊了事實與真相、合理也變成不合理。

另一樣要說的就是手段。有時,什麼是敵,什麼是友?敵人就真的是敵人?敵人如果不是真敵人,意圖又是什麼?同路人又真的是同路人?又會否是卧底?集結力量還是攪分化?當然,人是經常被迷惑的。人,很多時是棋局裏的棋子而不自知。而棋子賣命的所作所為,下棋之人一下子就卸得一乾二淨,可憐的只是被犧牲的棋子。

很多時,信徒卻會墜入這些陷阱中。先說教內,如什麼要發展?是教會事工、建堂吧。發展是正常不過。要資源就要原因;要發展就要數據。但當中的理由可以是不合理;不合理會形成不義的。如果過程是隱藏或跨大某些真相/ 事實,便更加是得罪了上主,又得罪了會眾。不過,再想深一點,教會的使命是什麼?要怎樣的「發展」?

再說教內。社會要發展,信徒不多不少亦會涉及。在個人層面,如在工作上,當遇上與信仰衝突時 (不是說開工吃不吃燒乳豬那種!),信徒有沒有良心作出公義的行為 (如男主角)?還是如女主角說的 “it’s just a job?” 至於教會整體方面,應該對不盡不實的組織、甚至政府敢於說不。或許有人說教會應保持中立。但如果保持中立會助長不義之風時,歪風氣繼續漫延。教會不應只對「性議題」感興趣;也應對社會議題感興趣。對於大財團的欺壓,教會更要作見證!看看碼頭工人的罷工,有多少教會敢於批判、反思?西九之發展、中區海旁、東北規劃、整體房屋政策、市民保障問題、甚至是有關官商的勾結或勾當,教會應有怎樣的回應才好?是順服掌權嗎?

最後,有關「佔領中環」,教會或信徒應有什麼合適的回應?還是先弄清楚為何要佔中?佔中的意義?後果是什麼?前、後還有什麼行動 太多問題。如果佔中是不公義之事,教會應抗拒;但如果是爭取公義之事,教會就更應抗爭。






[1]「意想不到」的就是環保組織的人其實就是大財團派人扮演的,原因是財團根本不相信人,故不需要投票決定全鎮意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