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nd-made cards

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慢…


今天在樂文打了一會書釘,看見龐一鳴的就是不幫襯地產商,多了一點點的體會,尤其是交通方面

在香港,慢是病態,是不正常。可惜,從非官方資料得知,小弟年幼時曾以45分鐘吃一樽奶的高速榮登家族排行榜「冧巴溫」!勁嘛?還有讀幼稚園時前後的時間,很多次要家人打氣叫(/)我吃快一點。天生嘛!急不來。總之,我就是這樣底子的人。

渡海小輪
上星期三去過海去書展,我選擇坐渡海小輪從灣仔去尖沙咀,再步行到會堂。回程時,已購幾本書的我,再次到碼頭,坐小輪到中環(因約了很久沒見的舊同學)

電車
平時我也會坐叮叮,由其家在叮叮總站的地方,又的確是件美事。平日坐的都是短程。短程只2-3個地鐵站的距離(是港島綫),時間不會太長嘛。但這兩星期,我已嘗試由銅鑼灣坐回去。時間大約45-50分鐘吧。沒有刻意去算,反正坐叮叮就不介意會慢,算來是沒有意思。陣陣的風(及塵)撲面而來,感覺很好。

我喜愛慢。所以,一些壞習慣/ 壞情況亦隨之而來,如吃飯不能太快,否則容易胃痛、事情如不立即處理,很可能會忘記…最嚴重的就是經常遲到,尤以星期日為甚。但亦因為喜愛慢,別人心急我就可以看戲、別人吃得快就要等我…最好的是悠然自得地感受時間的飛逝。反而很多時,一心急起來就出事!但我亦是一個工作效率 (如要用這個詞的話) 不太低的人。
還記得去日本度honey moon 時,我倆去了東京及大版。東京的生活節奏太似香港了,相比之下大版的生活節奏慢很多,我很享受那種節奏。

慢活
若干年前聽到、看到、知道有慢活這概念及方式,亦嘗試過去實踐,只是身處不同的處境就有不同的難處,很難去體現。現在仍有太多環境因素不容我好好的慢活。但,慢慢來吧,不用急,right?好好的尋求方式吧。可能撤出港島就是任務之一。
慢,不只在乎具體的生活行動,亦在乎意識型態。在香港,什麼都要快,給果就是什麼效益主義、重量不重質、「幾多年賺第一桶金」、「幾多年內要有首期買樓」、時間不等人、…尤其是文化、藝術的領域、急是急不來的,真的是「欲速則不達」。機會不等於急/ 快就得著吧。


還有很多話題環繞「慢」,算吧,慢慢說吧。
我對於45分鐘吃奶的威水史,感到非常驕傲。
最後,急是病態還是慢是病態?真的「大家都有病」。連病癒都要快!哈哈哈!

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書展之氹氹轉


今天去了基督教書展,一條友行吓行吓,() 打吓書釘,揭吓書,「感覺良好」。

當初都沒有特定要添置的書籍,我知這就最糟,就好像一去 boutique shopping一般,分分鐘沒有 target 比有target 更出血。我就是這樣出了少少血了。我來來回回的氹氹轉,轉不只一個圈 (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有幾大o),當然第一個圈就是看看有什麼書;第二個圈就是找我有興趣的那些,記下書名,看看那些店舖平宜一點;最後的一個圈就是要從 wishlist 中選取我喜歡實用適合諸如此類等考慮的書籍,結果出現了以下幸運兒:
 
《聖樂事工() 音樂與職事─聖經的對位》 (Music & Ministry—A Biblical Counterpoint),及
《聖樂事工() 門訓音樂事工二十一世紀之方向》 (Discipling Music Ministry—Twenty-first Century Directions )Calvin Johansson著。 作者不像某些崇拜音樂學家只集中說教會音樂的特性、神學等,還把音樂 (不只是教會音樂) 拉到生活、社會的層面。涉獵的範圍很廣,從教義、歷史、品格、文化、哲學、牧養等都有提及。當然不會是太深入或學術,但總叫提供了多一個渠道、向度去研究教會音樂。

《上帝與公共生活─神學的全球公共視域》。謝品然、曾慶豹合編。今個學期選修了公共神學,自然對這範圍要認識多一點,尤其從不同的神學家、神學、宗教、經卷作出發點。

和上面有關的,就是《糾纏的靈性─倫理、社會與宗教》。龔立人著。
龔老師的書,真的要細味的品嚐。一如其他的作品,老師提出很多的問題,對讀者帶來更多的疑問;亦是反省基督教在社會、生活裏要做什麼、應做什麼、可做什麼、怎樣做…等社會、倫理角色、身份。當然,沒有好的靈性,說什麼也枉然。

《衝突與融合─後九七的香港教會與社會》。陳慎慶等著。類型和上面兩本,不過更集中香港的實況處境及教會接觸到的問題及情況。

《耶穌的另一面─歷史耶穌與當代信仰的相遇》(Meeting Jesus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: The Historical Jesus & the Heart of Contemporary Faith)。伯格 (Borg) 著。作為 Jesus Seminar 的一員,此書作為第三波的討論,自有它獨特之處。我對 historical Jesus & the New Perspective on Paul 都很有興趣。之前買了幾本書,總叫有初步的認識,「真」知道它的進路及方式,但仍未有機會集中及 systematic 地去學習。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吧。

最後是《壞鬼釋經─糾正新約金句的常見詮釋》。曾思瀚著。老實說,我買這書是 just for fun。貪佢夠玩o野同抵死。有o的人叫人讀經又唔釋經,又或者解釋完分分鐘仲衰過冇解過,又又或者人o地咁大解小解你又跟住去解喇喇喇,等我儲o下彈約先開火!(你唔係真係信最後嗰句呀,literally)

其實還有看到很多有興趣的書,但短期內有以下的書已足夠看,何況還有 assigned/ suggested readings 呢!不過看到 James White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Worship 有中文版的確可喜可賀。亦看到 M Volf Exclusion & Embrace: A Th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Identity, Otherness, and Reconciliation 中文版,不過 hard cover,即係唔平啦,我都係再等遲o的先買 2nd hand 英文版。仲有好耐之前都有見過o Moltmann  的《盼望神學》。看中文還是英文好呢?還是出年先考慮吧。

從上述的類型都大約看到我的喜好。希望將來能好好的整合,當然不是打邊爐式的,而是打通了的經脈。我知,功力有排都未夠,一步一步行吧。

說回話來,今天來回都坐天星小輪。去時陽光普照,回來時華燈璀燦,加點涼風,不知幾有詩意。在船上,翻開書,聞聞海水的味道、聽聽涼風的聲音、感受風兒的吹打 bravo